就在刚刚,陈佩斯新片戏台传来了好消息,以8877万的周票房成为2025年第30周票房的亚军,第一名是和它同时期上映的《南京照相馆》
虽然一个是冠军,一个是亚军,但通过对比关键的三项数据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属于陈佩斯的时代结束了!
看一部电影的好坏,或者说它是否适合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观看,有三项数据可以体现,分别是单日票房上座率以及用户画像!
我们先来看一下单日票房
7月31日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排片率是38.4%,贡献1.51亿票房
同一天,《戏台》的排片率是18.4%,贡献票房1834万
通过简单对比可以看出,前者的排片率是后者的两倍,可前者贡献的票房是后者的9倍,换句话说,同样的场次里,《南京照相馆》有更多人观看,可以让院线赚更多钱!
再看一下上座率
上座率能够体现老百姓对一部电影的喜爱程度,陈佩斯新片定档之后遭到资本的打压,他的中老年粉丝纷纷走进电影院,支持自己的偶像
可即便如此,《戏台》在7月31日的上座率只有可怜的8%,而《南京照相馆》超过了19%,这就意味着,后者安排再多的场次,也会有更多的人观看,边际收益超过了前者,如果你是电影院老板,也会毫不犹豫的把机会给到《南京照相馆》吧
最后看看关键的用户画像
用户画像可以直观的体现一部电影的受众,每个时代的电影院消费主力都是年轻人,十年前的院线消费主力是80后和90后,十年后的主力变成了90后和00后
任何一部电影想要拿到超高票房,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征服年轻观众
我们来看一下《戏台》用户画像,有近70%的观众是80后,70后,60后,甚至50后
剩下的30%是由90后和00后完成,20岁以下的占比只有2.7%
通过用户画像可以看出,《戏台》并不受年轻观众的欢迎,愿意为陈佩斯买单的,还是集中在了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!
再看一下《南京照相馆》,有四成的用户是40岁以上的,从20岁到39岁分为了四个档次,每个档次占比相近,20岁以下的观众占到了8.3%
很显然,《南京照相馆》适合全年龄段的人观看,不挑观众!
对于这样的结果,我们并不觉得意外,因为《戏台》本就是一台为中老年人设定的话剧,从内容到表演形式都是很传统的,并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!
更为重要的是,吸引中老年人走进电影院的不是电影本身,而是陈佩斯的个人魅力,大家都觉得欠他一张电影票,认为类似他这样干净的清流不能因为拍电影而亏掉房子!
所以,电影圈属于陈佩斯的时代已经过去,粉丝可以为戏台买单,但未必能接受他的下一部作品,正如很多网友说的那样,71岁的陈老爷子应该休息一下,儿孙自有儿孙福,更何况他的儿子陈大愚已经可以独当一面!
股票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