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93阅兵名单公布,普京高调赴约,西方的椅子却空了
天安门广场的红地毯,似乎比往年铺得更长,也更意味深长。再过不到一个礼拜,纪念抗战胜利的盛大阅兵就要拉开帷幕,可全世界的目光,早已经越过了那些整齐划一的方阵,死死盯住了贵宾席上的座次表。
这份名单,就像一张精准的国际关系X光片,谁是朋友,谁在观望,谁又在背后递眼色,照得一清二楚。
消息灵通人士早就把那份26人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名单传开了,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。排在最前面的,毫无疑问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人,普京。
克宫的发言人佩斯科夫,用了一个分量极重的词来形容普京的这次北京之行——“世纪之行”。这四个字,掷地有声,绝不是外交辞令上的客套。
这意味着,普京此行四天,不单单是来观礼的,更是揣着一整套战略规划来的。从天津的上合组织峰会,到北京的阅兵式,再到闭门会谈,中俄之间要聊的,恐怕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,世界棋局的走法。
有人说,这是新时代的“背靠背”,面对那个在太平洋对岸不断挥舞大棒的山姆大叔,两个巨人把后背交给了彼此,才能腾出手来应对正面的挑战。
紧随其后的,是来自朝鲜的金正恩。他的出现,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。在半岛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,他选择站在北京,这无疑让某些国家的算盘珠子,又得重新拨弄一番了。
再往下看,这份名单就更有意思了。柬埔寨的西哈莫尼国王,带着太后,提前十天就到了北京,给足了面子。这份情谊,源自西哈努克亲王时代,几十年风雨,牢不可破。
越南的梁强、老挝的通伦,这些近邻们的到来,说明中国在东南亚的经营,已经深入人心。澜湄合作的潺潺流水,远比某些国家航母的冰冷甲板,更能滋润这片土地。
中亚的“五虎将”——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土库曼斯坦,一个不落,齐刷刷地赶来。丝绸之路经济带,已经把这片古老的内陆腹地,与东方的经济引擎紧紧捆绑在了一起。
还有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、伊朗的佩泽希齐扬、古巴的迪亚斯-卡内尔,以及那个被北约常年打压却风骨依旧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。他们来,不仅仅是出于友谊,更是一种态度的宣示。
这份名单,简直就是一本“全球南方”或者说“非西方世界”的英雄谱。他们代表的,是这个星球上,不愿再被单一霸权所支配的沉默大多数。
然而,有宾客盈门,就必然有空出来的座位。而那些空着的椅子,有时比坐满人的还要扎眼。
最显眼的空缺,来自G7集团,也就是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俱乐部。他们的领导人,一个都没来。这背后要是没有统一的协调和压力,恐怕鬼都不信。华盛顿的电话,想必早已经打到了每一位盟友的办公桌上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“不给面子”了,这是一种清晰的划线站队。他们用缺席,投下了一张不信任票,试图营造一种“孤立”的氛围。
可他们似乎忘了,时代变了。当世界大多数人口和经济体量都选择向东看的时候,这种自我营造的“孤立”,最终孤立的到底是谁,还真不好说。
更有嚼头的,是那些来了中国,却偏偏绕开了阅兵式的人。印度总理莫迪,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他前脚刚在天津参加完上合组织峰会,后脚就打道回府了。从天津到北京,不过是半小时高铁的路程,他却选择了视而不见。
这番操作,把印度外交那种“左右逢源、四处下注”的骑墙心态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他既想在上合组织里拿到实惠,分享东方世界的增长红利,又不想因为登上天安门城楼,而得罪了华盛顿和“四方安全对话”里的盟友。
这种小心思,大家都看得明白。只是,在历史的十字路口,想要同时踏上两条船,最终的结果,往往是掉进水里。
同样缺席的,还有巴西总统卢拉和南非总统。作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,他们的缺席,也让外界对这个组织的向心力,画上了一个问号。这背后,究竟是国内事务缠身,还是同样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,值得细细品味。
回想起2015年的那次阅兵,当时的场面,与今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那一年,韩国总统朴槿惠顶着巨大的压力,毅然前来,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。她的出席,被视为韩国独立外交思维的一次闪光。
当时,欧盟国家里,也只有捷克总统泽曼一位国家元首前来。那时的世界,虽然已经有了裂痕,但远没有像今天这样,阵营分明,壁垒森严。
短短几年光景,物是人非。朴槿惠早已身陷囹圄,而如今的韩国政府,在外交上几乎是亦步亦趋地紧跟美国,早已没了当年的自主与魄力。
这次阅兵,与其说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,不如说是一次政治磁场的检验。谁被吸引,谁被排斥,背后是地缘政治板块最深刻的漂移和碰撞。
普京的“世纪之行”,绝非夸大其词。在西方全方位制裁和封锁下,俄罗斯的战略重心,已经不可逆转地转向了东方。他需要用这次访问,向世界宣告,俄罗斯非但没有被孤立,反而找到了更广阔的战略纵深。
外界普遍猜测,从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天然气管道的最终敲定,到更深层次的军事技术合作,再到在联合国等国际平台上的一致行动,中俄的合作,将从“无上限”的表述,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和协议中去。
而上合组织,这个一度被西方媒体轻视的区域性组织,如今也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。随着伊朗的正式加入,这个组织的版图,已经横跨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,囊括了全球近一半的人口。
它所倡导的“上海精神”,互信、互利、平等、协商,尊重多样文明,谋求共同发展,恰恰是当前这个被零和博弈和意识形态对抗搞得乌烟瘴气的世界,最需要的一剂清凉散。
所以,当那些缺席者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,讨论着如何用价值观画线时,一个全新的,更加多元、更加包容的国际合作框架,正在东方悄然成型。
这场阅兵,是一面镜子。有人在镜子里看到了肌肉和力量,有人看到了威胁和挑战。但真正读懂的人,看到的是人心向背,是大势所趋。
历史的洪流,从不会因为几块顽固的礁石而停止奔涌。那些空着的椅子,终将被新的朋友坐满。而那些选择不来的人,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会发现自己错过的,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典礼,而是一个全新的时代。
这盘棋,远未到终局。北京的这次盛会,不过是落下了一枚关键的棋子,它撬动的,是整个世界格局的板块。那些习惯了发号施令的人,是时候学着适应一个不再由他们独奏的BGM了。
股票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